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11期
本栏目是由泛互联网出海服务平台——白鲸出海,专为出海互联网人打造的资讯周报。我是鲸小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出海圈儿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消息。
应用出海
传说中的“流量红利”究竟被谁吃掉了?| 对话投资人
翰林会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出海投资人发起成立的投资人社群,大家会不定期碰头,讨论一些时下热点话题、交流一些行业观察。本文内容来源于翰林会投资人第一期碰头会的交流讨论,由跨境出海行业头部媒体白鲸出海记录、报道。
参与本期讨论的投资人包括:头头是道基金副总裁孙家亮、零一创投执行董事陶洋峰、盈动资本跨境投资负责人罗威、青锐创投副总裁笑笑、清波资本副总裁 Vivian、沣源资本投资总监陈博、康煦投资跨境投资人 Lance、亦联资本跨境投资人千千、以及半道创业投资人 Lily。
讨论会的上半场,大家重点分析讨论了,今年以来 VC 投资人重点关注的智能硬件、AI 陪伴等赛道的整体情况、市场需求,参见对话投资人上篇《令投资人集体出动的「 AI 陪伴」是伪需求吗?》本文为下篇,重点分析讨论,当前环境下,不同模式的消费出海可能存在哪些红利。
应嘉宾要求,本文中具体言论所对应的发言人身份用 A、B、C、D……代替,讨论中提到的部分公司和产品,亦用字母表示。为方便阅读,我们对各位投资人的发言做了精简、编辑。
投资人 A:
首先,从亚马逊平台自身来说,它的股票是 double 增长的,另外,有亚马逊官方人员跟我透露,平台上大部分类目增长很好,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好。从我个人去看项目的维度,我近期 update 了一些亚马逊上大的消费品类,比如说消费电子、小家电赛道里的头部公司,发现几乎在每个类目里,只要做到大概 B 轮、C 轮的阶段,今年增长得都挺好。所以我就在想,线上是真的没红利了吗?还是说,二八效应比较明显,头部更好、尾盘更差了?
投资人 B:
现在舆论所讨论的“海外还有没有流量红利”,主要是站在一个初创团队的角度去看的。比方说,以前在亚马逊去做一些类目的投放、去谷歌买量的时候,可能有大把的关键词可以随便挑选,流量价格也比较便宜。
但现在再去做一些比较红海的类目,想要跟排在前面的大卖去 PK 的话,确实很难有优势。我们也去拉了一下抖音、ins 这些社媒平台的投放效率和价格,发现综合测算下来,确实不存在什么流量洼地。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看的品类越来越细分,像是咖啡机、智能乐器这些。因为至少对于一个新的企业来说,去做这些细分品类的投放,ROI 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还能不能出来一些非常顶级的品牌?还是说,只能用特别强的产品力去硬撬动流量?如果只卖一些比较常见的品类,是不是就比较难了,我们以前投大卖的逻辑,是不是就不太成立了?反正就我目前看下来的情况,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投资人 C:
我们对比一下 C 品牌和 H 品牌,两家都是跨境服饰类目里的卖家,我觉得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在死磕独立站,另一个在做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各种渠道。
要说线上红利存不存在,那我觉得肯定还是存在的,毕竟线上的渗透率还在继续提升。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波红利几乎全部被巨头拿走了,作为单个玩家,其实很难通过独立站去跟巨头抢流量。但如果说,能在这个渠道里做到头部,那我觉得还是能吃到一定红利的。
一方面说现在独立站难做、流量红利没有了,另一方面又听到亚马说各种类目增长很好,听到 TikTok 说转化也还可以,我觉得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关键得看你作为一个创业者,选择的打法是什么样子的。
投资人 D:
如果不考虑 TikTok 被 ban 的风险,那这一波在美国的红利其实还是挺大的。然后 TikTok 的流量也有外溢,外溢到亚马逊和其他渠道平台上。
就亚马逊平台来说,每个卖家的情况可能确实不太一样。如果卖家以前做得相对比较精品,sku 不多,产品更新也不是很快,而且原本在类目里已经占到比较高的份额了,那可能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增长。因为亚马逊很多细分类目确实也没有特别大,单个类目超过十亿美金的也不多。
投资人 E:
我有做 TikTok 的朋友,大家在 TK 上备货相对还是比较谨慎的,一般就备三个月的货。很多 TK 卖家在备品的时候,就会跟亚马逊品类几个头部卖家合作,有点类似于亚马逊卖家的 TikTok 分销,他们自己其实没有吃到 TK 最大的溢出流量红利。
投资人 F:
我一开始讲的观点就跟投资人 A 很像,就是说从去年到现在,亚马逊头部卖家过得都很不错。关于线上流量红利,首先亚马逊中尾部其实是在出清的。就像投资人 E 说的,原来很多制造商一拥而入,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至少在一些品类,大家发现干不过头部的品牌型卖家,所以很多退出了。另一方面,亚马逊本身电商渗透率还有增长空间。
TikTok 平台的话,目前有几个问题。第一是美国 TikTok 还停留在快手阶段,就是用户上去图个乐,专业化制作的视频都很少,MCN 之类的机构也非常松散,还没到抖音阶段。在 TK 上面卖货,现在是有局部一些品类可以火起来,但生命周期确实比较短。有些卖家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主要在很适合展示和直播的品类上,比如像安防器材品牌 Wyze 那个自动跟随摄像头,很有展示力。我刷 TikTok 的时候,看到各族裔的老哥、妇女都在推这个品。但像这样的品类还没有很多,还没有集体爆发。Wyze 在 TK 渠道的销售,自从去年 11 月份冲上高峰也没有再次超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供货的货源跟不上。因为 TK 被追得很紧,所以不太敢开放跨境店,并且在履约规则上,也直接卡死了跨境货物。它要求你第二天就有在北美本地的运单出现,这就必须要在本地备货,对大家选品和压货的考验都很大,所以不会有太多货进来。跟亚马逊商合作确实是个聪明的办法,但是玩儿 TK 的这波人就不一定能赚到最多的钱了。反而是亚马逊上有本地备货的卖家,来 TK 做一个新的分销渠道是可以的,我觉得 TK 也是欢迎的,因为有好的品牌、品质和仓库备货。所以,亚马逊头部卖家又可以在 TK 这边吃一道红利。
另外一块流量红利就是网红这块,深圳有几个做分销软件平台的,最后发现,他们订单增量最大的部分,又回到了网红渠道上。
其他线下分销渠道,玩得转的团队还真不多,但有些局部的已经开始了,比如有一批做华人超市分销的,据说利润率非常高,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国内现在的卖家、品牌都在想着怎么去找北美的线下渠道,整个北美中国品牌化必经之路就是打线下、建售后、包括人力团队……这一整套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出海的下一个阶段——品牌阶段。如果有一批人能把这个事情组织起来,我觉得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什么时候出来、谁能出来还不一定。
投资人 G:
关于 TikTok 和亚马逊之间的关联,我补充一个案例。我发现在亚马逊和 TikTok 流量红利中受益最大的品类是大件家具。因为家具客单价又高、仓储又贵,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在美国备货。据我所知,有几家体量几十亿规模的头部卖家,很早就意识到了 TikTok 带来的红利,他在美国本土又有现成的货,几乎就是 TikTok 上唯一的商品供给,所以通过直播赚得盆满钵满。我前段时间刚去聊了一个卖家,他大概一年有二、三十亿营收,他跟我说在 TikTok 上一个月的利润,比得上他过去一年的利润,还是挺震撼的。
投资人 H:
我 2 月份拜访了亚马逊的一位高管,他跟我分享说,从亚马逊内部今年一、二月份整体情况来看,整体增速是非常好的。其中,美国市场增长最快,欧洲市场自俄乌战争以后,占比在下滑,但是从内部来看,做欧洲市场的行业壁垒和门槛要比美国高,卖家利润也比美国要好。
另外分享一点,从亚马逊的角度来说,无论 SHEIN 、TikTok 还是 TEMU,在服装品类上可能会对亚马逊有一些影响,但从他们的大盘去看,这个影响非常有限,不足以对亚马逊产生竞争威胁。做大件的卖家就更加不会受影响了。他觉得未来可能会给亚马逊带来挑战的,是这些平台做本对本业务。就是直接把美国的货上到美国的 TikTok,那样会比现在跨境直发的流程、体验都要好很多。
投资人 I:
我补充一个点,亚马逊平台 23 年营收同比 22 年是增长的,但当时跟他们一个商务经理聊,他说如果看一些老卖家的数据,其实业绩是同比下跌的。所以,亚马逊中腰部和尾部的竞争还是蛮激烈的。
从流量红利的角度来说,2015 年要起一个链接,可能 10-20 万人民币成本就完全能做到 BSR 的 Top50。但在 2021-2023 年这个时间节点,很多深圳卖家基本上花 200 万都不一定能保证把一条链接做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大家会觉得亚马逊的流量红利不够。
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 TEMU、SHEIN 还是 TikTok,跨境出海的流量分化已经比较大了,这对于跨境电商卖家的能力要求提升很多。很多老玩家不适应,他们会发现,原来的玩法不一定能够继续维持业务规模,接下来就会比较困难。但如果能迈过这个门槛,就可能有很多增长机会,也有可能跑出一些好的企业。
一家成都游戏公司,做出了一款千万月访问量的AI图像产品
在 3 月份的榜单里,有一款 AI 生图产品网站流量增长了 36.8%,流量达到 1110 万,排在全球 AI 产品网站流量榜的第 53 位,本月上升了 19 位。
3 月 PixAI 与 SeaArt 在全球 AI 产品流量榜上的排名
而这家产品背后的公司名叫海艺互娱,总部位于四川成都。而了解游戏的读者,对孵化它的星合互娱可能更加熟悉,前两年在海外火了一波的 SLG 游戏《小小蚁国》的开发者。
而星合互娱的 CTO 马飞兼任 SeaArt 公司海艺互娱 CEO,后者保持独立运营。SeaArt 于 2023 年 6 月正式上线。
SeaArt 近 6 个月流量变化趋势|图片来源:Similarweb
SeaArt 的网站访问量在近 6 个月快速增长,从 2023 年 10 月份的 438W 增长到 2024 年 3 月份的 1055W,涨了 1.4 倍。而且从增速来看,进入 2024 年之后的 SeaArt,增长速度更快。
注:产品选自 AI 产品榜生图产品分榜 Top5,Yodayo 由于以 AI 角色聊天为主要功能,这里就将排名第六的NightCafe 补充加入。
纵观 AI 生图产品榜 Top5 的产品,虽然 SeaArt 距离前 2 个产品的访问量基数还有一定距离,但并非不在一个量级上,相对大基数的产品增速下滑有一定必然性,但作为同样为千万访问量的 SeaArt,其三位数的增速依然是非常“显眼”的。
在生图赛道增速已经显出一点疲态的 2024 年,获得如此明显地流量增长,SeaArt 应该有点子东西在身上。
诞生新的千万MAU产品,MAU、付费用户都在涨的Yalla,依然难掩焦虑|财报解读
近日,Yalla 母公司 Yalla Group 公布了 2024 年 Q1 财报。截至发稿股票报价 4.86 美元,总市值 7.72 亿美元,股价较上个季度有所波动。
作为中东泛娱乐赛道的头部公司,Yalla Group MAU 持续上涨,营收常态波动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东赛道的竞争情况。
众所周知,中东泛娱乐产品主要来自头部付费用户,即大家口中的“大 R”,根据资深中东泛娱乐从业者杰徳分享,最近几个季度大家的主要工作是“挖人”:挖工会、挖主播,也挖大 R、甚至还挖活跃房间房主。
当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大家的注意力会从“如何获取更多用户”到“如何才能抢到更多用户”。
当然,这里并不代表 Yalla 的情况,只是通过一些来自一线从业人员的信息,向大家传递“中东泛娱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繁华背后的一些暗点”。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在《中东新玩家,虎口拔牙》一文中也曾提到,在沙特和阿联酋双应用商店畅销 Top100 中,2023 年以后上线的入榜产品竟然有 12 个之多,这些产品通过功能融合、切中垂直赛道、现金奖励等方式闯入了中东市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现在中东市场仍有机会,不过更多留给差异化的公司,未入场的朋友可以再谨慎一点、已经在场上的朋友也可以跳出视野再看看。
根据财报数据,2024 年 Q1,Yalla Group 营收 7870 万美元,同比增长 7.1%,环比下降 2.8%。
数据来源:Yalla Group 财报|单位:万美元
成绩其实不算太差,毕竟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Yalla Group 的年营收大头主要由 Q2 和 Q3 挑大头,Q1 确实会更温和一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经过几年的蜕变,Yalla Group 已经从一家纯泛娱乐公司进化成为兼顾泛娱乐和游戏的综合性公司,并且游戏业务在本季度已经贡献了 2650 万美元的收入。
AI时代,重新回到「微软叙事」
「AI 将如何重塑你的未来」,这是今年 Microsoft Build 大会的主题。
几个小时前,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微软 Build 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告诉所有人:为什么是微软,才能拥有如此宏大的野心——重塑所有人的未来。
微软的 Copilot 宇宙已经如预期般展开|图片来源:微软
过去一年,背靠 OpenAI 大模型优先使用权的微软,用 Copilot 掀起了「副驾驶」风潮。人们使用软件,不再只是点击图形界面(GUI)图标找功能,而是通过与 AI 助手的对话,用自然语言开启交互。通过 Copilot,全球最大的软件厂商——微软把 AI 生产力带给使用 Microsoft 365、Teams、Github 等微软全家桶用户的面前;
同时,微软面向所有开发者推出了做 Copilot 的工具栈——Copilot Stack,包括从底层算力到上层 AI 应用工具,让开发者做出更多软件的 Copilot 及其他 AI 应用,从而带给用户;
21 日的 Build 前瞻会上,微软的嫡系硬件 Surface 成为 AI+PC 的排头兵,踢掉英特尔、全力拥抱高通,微软找到了 AI 时代「Wintel」组合的重要伙伴。
在这场为开发者举办的会上,纳德拉主要向开发者介绍了 Copilot+PC 和 Copilot stack 的一系列更新,包括 Azure 云服务器、模型定制工具、模型商店、数据工具、AI 应用定制工具等各个层面的进展。
必不可少地,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同样在大会现身,并呼吁开发者们把握住平台变革的机遇。值得玩味的是,去年的 Build 大会上,Altman 的出现让纳德拉或多或少表现出「受宠若惊」的神态;
而今年的 Build 大会上,和 Altman 握手的是微软的 CTO Kevin Scott——别误会,OpenAI 对微软依然很重要,GPT-4o 依然是最好的大模型产品,但对微软来说,它和他都已不是唯一。
对于正在将由 AI 引发的新一代计算变革,逐渐拉回到「微软叙事」上,纳德拉和微软已经掌握好了节奏。
23岁创始人用AI帮人谈恋爱,月入百万
每个恋爱上头的人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军师,一边吃瓜一边出谋划策。
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主人公与暧昧对象打视频,军师舍友在一旁无声地对口型,频频送上助攻,甚至都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火遍全网。
而现在,AI 找上了这门新生意。甚至有了一个专有名词:AI 僚机。
Plug AI 上线四个半月,下载量突破 150 万,营收 19 万美元,截至今年 1 月已经变现 350 万美元。
而其功能,不过是根据聊天截图生成几条“机智而幽默的回复”而已。
自 2023 年以来,像这样套壳 GPT 的软件便越来越多。
功能相似的 Rizz,下载量已逾 350 万次,在上一季度,用户数量平均每月增长 30%;上线不到一年的 Ava 拿到了包括 OpenAI 和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 58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诸多老牌在线约会软件更是不满足于仅仅生成回复,把控对话走向、优化邀约措辞、分析情感处境……恋爱的每一步,都试图引进 AI 参与。
近些年,AI 写诗作画,人类继续上班的论调已经屡见不鲜。但谁能想到,虽为人诟病,但至少还是依赖人类情感经验的约会僚机文化,竟也开始被 AI 优化了。
如果对面身边也有一位同样的僚机,那可真是仿佛恋爱都被 AI 给谈完了。
电商出海
疯狂的半托管,焦虑的TEMU们
跨境商家的 2024 年,从集体重修语文课开始。
自年初起,各大平台的招商人员就一致默契,开始推广一个名为半托管的新业务模式。继速卖通、Temu 两大平台以后,Shein 的半托管也在本月初正式上线。
平台新政才刚落地,跨境卖家和各大平台的“导师”们已经就半托管的前途吵了好几个来回,论激烈程度,公司门口路过的狗都能辩上两句。
但更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啥是半托管?
不怪商家犯迷糊,就在短短半年前,遍地的招商会和商家交流群里,都还在轰轰烈烈地宣传另一个名词——全托管。
全托管模式一度是公认的出海跨境标准答案。Temu 凭借其在海外一路狂飙,今年 1 月销售额同比增长 805%,全球独立访问客数仅次于亚马逊;阿里最新财报中,国际数字商业同比增速 45%,主力速卖通的 70% 订单都来自 Choice 模式(即全托管)。
全托管的火力太猛,以至于亚马逊的招商人员都在一档播客中出面挽尊:帮助卖家销售和发货的亚马逊 VC 账号(Vendor Central),其实才是全托管的鼻祖。
如今,平台的忽然变脸,多少让商家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已经有了万能的全托管,为什么还要另起炉灶、大搞半托管?
出海带不动极米科技
智能投影仪龙头极米科技在近日迎来了反弹,4 月下旬至今股价上涨已经接近 30%。
但是回顾过去,作为 2021 年最火的消费电子之一,极米科技正在逐渐被资本市场所抛弃。
在 2021 年公司股价一度高达 600 元之后,极米的股价就跌跌不休,自高点跌幅超过 80%。股价的下跌不仅是因为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在抛弃极米,其主要股东百度也对极米科技再次进行了大减持。
4 月 30 日晚间,极米科技公告称,公司的二股东百度网讯和百度毕威分别拟减持不超过公司 2.66% 和 0.34% 的股份。
在过去 14 个月中,百度网讯和百度毕威已经披露过两次减持。已经合计减持 3.44%,套现超过 8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减持之后,百度合计持有极米科技的股份将降至 4.27%。后续,若百度继续减持,将不再需要披露减持计划。
股东减持,股价却迎来了反弹,那么站在当下节点,极米科技是迎来了转机吗?
妙投认为,近期的反弹是因为凭借国内出口数据的超预期,相关板块大涨,带动同样在海外有所布局的极米科技股价有所回暖,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极米科技的未来仍难言乐观。=
行业红利不在,极米科技业绩承压
作为智能投影仪的龙头,极米科技被大多数投资者所熟知。极米科技成立于 2013 年,在次年公司就发布了投影行业的首款智能投影产品 Z3,标志着投影行业智能化时代的开启。
2018 年开始,随着行业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投影仪市场开始迎来爆发。作为行业内的执牛耳者,极米科技的业绩快速地迎来了增长。
2017-2021 年,极米科技的营收快速的从 10 亿规模成长达到 40 亿,在 5 年的时间内翻了 4 倍,可以说是成长股的代表企业。但是从 2022 年开始,公司的增长就开始陷入了停滞。
2022 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4.5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72%;到 2023 年极米科技的营收及利润出现了明显下滑。
2023 年极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35.57 亿,同比下滑 15.77%,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 亿,同比下滑了 72.57%。业绩的下滑使得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极米科技经历了戴维斯双杀。
缘何极米科技的业绩增长停滞?且在 2023 年出现断崖式的下滑?智能投影仪行业的增长放缓以及行业的竞争加剧是极米科技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投影仪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极强成长性的行业,作为电视的替代品,在年轻用户,尤其是租房用户中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但是消费电子是一个供给决定需求的行业,随着产品的创新态势放缓,国内投影行业红利不再,投影仪市场出现了整体出货量的下降。
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 586.4 万台,同比下降 5.1%;销售额 103.7 亿元,同比下降 17.3%。
从数据上看,不仅仅是销量的下降,机型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得更为明显。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智能投影线上市场均价为 1756 元,较 2022 年下降 212 元,降幅达到 11%。
如果从更细的各个价格端销售变化情况来看,能明显地看到,500 元以下价格段成为市场主流,销量占比达到 31.9%,较 2022 年上涨 8.2 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 23%,这说明低价格的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
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不仅消费降级,以及行业不断的走向下沉市场有关,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在于行业竞争的加剧。随着家用投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和中小型创新品牌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线上售卖的投影仪品牌接近 300 个。
行业不增长,玩家又很多,极米科技虽然在国内仍维持着行业龙头的地位,但是其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023 年,公司的毛利率下滑了 4 个百分点,到 2024 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仍没有出现明显的止跌迹象,环比 2023 年 Q4 仅提升 0.1 个百分点。
在行业增长停滞、同时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极米科技 2023 年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投资者也选择了用脚投票,其股价跌跌不休,较高点已下跌 80%。
游戏出海
网易Q1:游戏营收同比增7%至215亿元,新游上线及海外布局加速
5 月 23 日,网易公布 2024 年 Q1 财务报告。报告显示,网易 Q1 营收 269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7.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6 亿元,同比增长 1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5 亿元。
从业务结构上看,网易 Q1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营收为 215 亿元,同比增长 7.0%;有道营收为 14 亿元,同比增长 19.7%;云音乐营收为 20 亿元,同比增长 3.6%;创新业务及其他业务营收为 20 亿元,同比增长 6.1%。
对于游戏业务,网易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在财报中表示,“除了旗舰游戏的持久成功外,网易将继续扩展到不同的类型游戏,并在游戏运营、用户扩展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上发力,通过多元的产品组合输送至全球观众。”
确实,今年 Q1 网易的游戏业务仍保持较强势的发展。《梦幻西游》手游、《率土之滨》《第五人格》《世界之外》等经典游戏保持稳健的收益;《逆水寒》手游、《蛋仔派对》《世界之外》等也有不错的增量贡献。
据官方透露,《第五人格》开服 6 周年人气依旧不减,Q1 收入及 5 月 DAU 创新高;《率土之滨》上线至今已 9 年,Q1 收入创近三年新高;《蛋仔派对》以超 4000 万日活跃用户、1 亿张地图的优势,稳居派对游戏第一。
除此之外,网易旗下新游《世界之外》1 月上线登顶 iOS 下载榜,3 月及 5 月均登上畅销榜第三;《全明星街球派对》《巅峰极速》进入中国港澳台市场,登多地下载榜、畅销榜冠军,新游表现可圈可点。
更重要的是,网易目前还储备了大量的新品。在日前网易举行的网易 520 游戏发布会上,该公司透露了超 10 款新品的新动态,包括《萤火突击》《燕云十六声》《永劫无间手游》《漫威终极逆转》《七日世界》《破碎之地》《九畿:歧风之旅》《天启行动》《突袭:暗影传说》《龙之灵域》《勇拳冲锋》(VR 游戏)等。
其中,作为网易旗下 EVERSTONE 工作室对标 3A 级产品的《燕云十六声》,自 2022 年 8 月首曝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该游戏全网预约量超 1500 万,好游快爆评分高达 9.1 分,预计在 7 月 26 日正式上线。
《永劫无间》手游的人气口碑也在迅速攀升,首测两周新增千万预约,测试后全网预约量超 2500 万。此前《永劫无间》端游于 2023 年 7 月销量突破 2000 万份,转为免费游戏后 3 个月全球玩家数量便超 4000 万。
另一新游生存夺金射击游戏《萤火突击》预计在今年三季度上线,该游戏目前全网预约人数已经突破 1000 万。而废土射击游戏《破碎之地》则宣布 5 月 24 日测试;SOC 游戏《七日世界》定于 6 月 8 日宣布公测消息;卡牌 RPG《突袭:暗影传说》宣布开启首次公众测试招募。
网易还引入了《突袭:暗影传说》和《漫威终极逆转》等深受海外欢迎的畅销游戏。今年 4 月,网易升级与微软游戏合作并更新与暴雪娱乐的发行协议,暴雪首款回归游戏预计将于今夏开服。而这些题材丰富,品类多元的游戏一旦上线有望带来可观流水增量,驱动网易业绩持续增长。
海外游戏方面,网易这几年一直都在扩展海外市场,希望通过对国际研发资源的持续投入,拓宽主机赛道,并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主机游戏开发管线。目前,旗下已有网易蒙特利尔工作室、樱花工作室、名越工作室等多家自建工作室。去年年初,网易曾在财报会议上明确表示,海外工作室的一些游戏将在 2025 年及之后上线。
除此之外,在 AI 方面,网易也在加大投入力度。该公司旗下设有伏羲、网易互娱两大游戏 AI 实验室,并自研数十个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目前伏羲已被应用到了游戏制作的剧情生产、美术、NPC 等环节。据网易伏羲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睿风透露,《逆水寒》游戏植入了智能 NPC、AI 捏脸、AI 游历故事等多种 AI 应用。
在未成年方面,网易通过 AI 技术与渠道举措的双重升级,协同各方以更高标准探索解决“未成年人冒用身份游戏”等行业难题。近期,《蛋仔派对》在注册环节针对提供 70 岁以上实名信息的账号进行强制人脸识别认证,并面向所有用户升级 AI 人脸识别巡航密度、设置理性充值提醒,面向所有渠道增设单日/单周消费限制等。其中,针对部分未接入支付人脸识别的安卓渠道,用户将受单日及单周限额充值的双重防护。
【本篇文章属于白鲸出海原创,如需转载:需联系授权方可,未经授权严转载!】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