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让中国互联网服务世界
{{user_info.user_name}}
您当前是白鲸会员
开通VIP,享受更多服务
会员到期时间:{{user_info.expire_date*1000 | formatDatebyDay}}
合作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operation || 0}}次
合作发布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release_cooperation || 0}}次
公司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mpany || 0}}次
榜单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rank || 0}}次
报告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book || 0}}次
鲸币数量:{{user_info.jingbi}}
发布
当前位置:白鲸出海 > 资讯 > 正文

维秘4亿美元收购Adore Me,DTC难逃一死?

Morketing Global  • 

原标题:维秘4亿美元收购Adore Me,DTC难逃一死?

作者:Claire

白鲸出海注:本文是Morketing Global发布在白鲸出海的专栏文章,转载须保留本段文字,并注明作者和来源。商业转载/使用请前往Morketing Global主页联系,寻求作者授权。

当地时间 11 月 1 日,Victoria's Secret(下称“维秘”)宣布,将以 4 亿美元现金收购 DTC 内衣品牌 Adore Me。

据维秘的新闻稿显示,这笔交易已经得到董事会一致同意,将于 2023 年 1 月底前完成收购工作。

近两年,维秘从内部管理层人事调动、到整体品牌形象上,可谓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在砍掉了维秘超模大秀、产品线更加运动风、模特身材更具包容性等一系列举措下,维秘展露出满满“求生欲”。

而实际上,在维秘“绝境求生”的近 5 年间,正是以 Adore Me 为首的新兴 DTC 内衣品牌抢走了大把市场份额,被年轻消费者青睐有加。

一起收购的两端,一端是蛰伏数年、重回战局中心的内衣巨头,一端是一度靠数字技术打开内衣品牌新局面的行业新星。

这起收购对维秘和 Adore Me 各自意味着什么?从 Adore Me 最终收归巨头所有的命运上,我们可以看到 DTC 品牌的哪些局限和隐患?

初生牛犊不怕虎,Adore Me 曾扬言“干掉”维秘

Adore Me 创立于 2011 年,DTC 品牌风头正盛的时候。

最初,Adore Me 仅在互联网上销售。时任商业及品牌发展总监的 Klapka 提出了一个有些“癫狂”的想法,“我们的目标就是超越 Victoria's Secret。”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Adore Me 迅速建立了区别于维秘的一系列独特优势:以维秘为代表的头部内衣品牌价格昂贵,Adore Me 的定价则非常便宜、亲民;传统内衣品牌 sku 不多、更新速度慢,Adore Me 却将品牌定位为内衣界的 Zara、H&M,设计更新频繁;与过去提倡性感超模身材的维秘相比,Adore Me 的尺码更多,给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大;凭借 AI 等数字化技术手段,Adore Me 更广泛地获取并触达线上消费者、提高了企业营销效率,同时还提供“家庭试穿”和月度订阅服务,优化消费者购买流程,规避了没有线下门店所带来的弊端。

几乎是从成立之日起,Adore Me 就步入了快速增长期,“2012 年,Adore Me 营收 110 万美元;2013 年,增长至 560 万美元;2014 年,总收入达 1600 万美元;2015 年为 4260 万美元”,Klapka 对外界披露。

而后,延续着前几年的迅猛涨势,2017 年,Adore Me 的销量已经突破 1 亿美元大关。2018 年,和 Lululemon、Allbirds 等 DTC 品牌线下化的节奏一致,Adore Me 宣布要在五年之内新开设 200-300 家门店的线下扩张计划。

数年间,Adore Me 始终是最受瞩目的初创企业,是零售企业榜单上的常客。

两个月前,Adore Me 还现身纽约时装周,迎来了其首次直播大秀,并在公告中写道,“Adore Me 期待展出最新的内衣趋势。我们一直力求以实惠的价格提供最广泛的内衣种类,而且,近期我们在可持续购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Adore Me 所指的“重大进展”,是其在今年 9 月取得了含金量非常高的 B Corp(共益企业)认证,成为全美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内衣公司,足以体现其有利于消费者、员工、地球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不可否认的是,在兴盛于 2010 年代的 DTC 品牌中,Adore Me 始终保持在第一增长梯队,并且真正把“快时尚内衣”的品牌形象立了起来;2022 年,许多知名 DTC 品牌纷纷面临裁员、被收购、销量断崖下跌等窘境,Adore Me 却一直保持不错的发展。至今,Adore Me 已经服务了超 120 万的活跃用户。品牌的客群定位,已经由最初通过互联网触达千禧一代,转而如今通过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向 Gen Z 客群继续靠拢……

以上,无不让人对 Adore Me 的进一步扩张与业务创新抱有很大期待。正因如此,当维秘收购 Adore Me 的消息传来,仿佛某个一直在连载的商业小说戛然而止,没人可以担保,被收购的 Adore Me 将走向哪里。

维秘“归来”,吞并Adore Me

诚然,尽管 Adore Me“口出狂言”要掀翻维秘在内衣行业的霸主地位,但其体量与维秘相比仍相去甚远。

自 2017 年开始,维秘跌入了一段波谷,与当时一路昂扬向上的 Adore Me 仿佛两艘反向行驶的船。但 5 年过后,“小舟”Adore Me 无从避免地停摆,登上了维秘的时尚“游轮”,在对外新闻稿中,维秘称,Adore Me 的增长潜力、包容性、“家庭试穿”技术等都可以帮助维秘改善用户体验。

最为重要的是,Adore Me 能够补足维秘在线上销售平台的短板。维秘 CEO Martin Waters 在声明中指出,“这次收购将是一个重要加速器,因为我们正朝着增长的方向发展,并以创业的心态,把提升公司的数字化技术水平放在最高优先级上。通过与 Adore Me 公司合作,我们将更快地走向未来。”

在维秘通过买入 DTC 品牌来丰富自己的品牌矩阵、扭转自己的品牌形象的同时,Adore Me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然更弱:今年上半年,Adore Me 还因为亚马逊网站上仿货众多而叫苦不迭,战略副总裁 Ranjan Roy 指出,“我们尝试把这些假货拿下来,但需要向亚马逊提供更多的商品信息。这个申诉过程好像在绕圈子。”可见,随着数字销售渠道越来越普及,但品牌知名度和原创设计得不到足够的保护,Adore Me 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

“在过去十年里,维秘失去了大量市场和客户份额,现在正试图把它夺回来。虽然已经通过提升品牌包容性来完成了一部分重塑工作,但维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让这一战略完全成真。而且,维秘过去的市场定位,仍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持续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桩收购案,外媒评价,“Adore Me 则具有不同的品牌‘气质’,其与消费者建立的良好商誉不会因为加入维秘而被折损。”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数字化水平的角度看,还是从品牌积蓄的市场影响力来看,Adore Me 对维秘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符合其公司长期的品牌形象扭转和提振计划,甚至能因为 Adore Me“环保”等辨识度特点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曲线。

被收购,对 DTC 来说是一笔“划算账”吗?

此前有消息称,Adore Me 在 2021 财年的销量约为 2 亿美金。再加上前文提到的,Adore Me 拥有非常正面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如今,却被维秘以 4 亿美元现金收购。

联想诸多海外 DTC 品牌在 2022 年不太好看的战绩表,难免引发猜想:那些在 2010 年代兴起,已经走向成熟期的 DTC 品牌,最终都会走上被收购的道路吗?

Retail Dive 消息称,分析师 Jessica Ramírez 将“维秘—Adore Me”的收购描述为“对两家公司都有意义的合作”。她指出,和许多 DTC 品牌一样,Adore Me 的长期盈利能力仍然是一个问号,而在维秘这把“大伞”下则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其实,从 DTC 品牌纷纷进驻百货公司、在线下开专卖店就能看出:当 DTC 品牌企业步入成熟期,需要寻求进一步增长时,互联网渠道已经不是其唯一的拓客路径。不仅如此,宝洁、联合利华、Nike、Adidas 等全球消费巨头凭借更强大的资金优势和技术能力,在不断刷新 DTC 模式的“上限”,为了无限缩短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纷纷在 DTC 业务版块上砸钱。

此时,第一批 DTC 品牌如果想再延长其热度,他们的财力、人力、技术能力也就都受到了来自多方的严峻考验。而且,不少 DTC 品牌面临着产品品类单一的原生问题,起初凭借某新奇的单一卖点在互联网上打开市场、迅速蹿红,但消费者疲软后,如果产品的创新能力跟不上,就意味着很大的隐患。

于是,这也就有了我们在 2022 年看到的局面,DTC 品牌纷纷走向了多样化的转型道路:

被行业头部公司收购,是方案之一。如同 Adore Me 创始人 Morgan Hermand 在一份声明中提到的,“在过去十年,我们的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们很高兴把我们的技术、购物体验、包容性的产品、品牌和团队,注入维秘下一阶段的增长和客户体验转型中。”或凭借品牌影响力、或凭借产品技术、或凭借营销能力,一部分 DTC 品牌被巨头“相中”,收归麾下。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绝非一条好走的路,被收购后品牌的前景完全是未知数。

方案二,是继续在线上渠道“厮杀”,巩固地位。未来一两年,随着全球电商体系逐渐尘埃落定,线上渠道或将如同线下一般形成完整的“食物链”。今年亚马逊就放出消息,称未来 DTC 品牌可以购买亚马逊搜索广告,引流到自己的网站上,促进购买。虽然亚马逊的业务走向我们暂未可知,但可以看见的是,如果继续深耕单一的互联网渠道,兴于互联网的 DTC 品牌,也有可能被长久困于互联网流量之争中。

方案三,“抱团取暖”。DTC 品牌与 DTC 品牌、DTC 品牌与百货公司,相互之间都可能形成抱团取暖的局面。今年,某私募股权公司收购了 DTC 床品品牌 Brooklyn Bedding 和 Helix Sleep,组成了 Brooklyn-Helix 床垫 DTC 平台,随后 Brooklyn-Helix 床垫 DTC 平台又收购了另一家 DTC 品牌 Bear Mattress。这种将产品能力无限组合放大的“套娃式”合并,也是针对产品品类单一问题的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结语

同样是兴于 DTC,Lululemon 如今通过线下活动、社群概念继续在“Direct To Consumer”这条路上走得风生水起;Adore Me 却已被收购,收购方还是自己曾经公开发起挑战的对象。

直面消费者的道路并不好走,十多年前兴起的 DTC 鼻祖们,正在一个个涌向各自的新命运。


文章信息来自于Morketing Global ,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白鲸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45964
{{votes}}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45964
{{votes}}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与CE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