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血泪史 | 前员工恶意报复,一个小动作让公司直接损失600万
一直以来,跨境卖家可能更多地是关注到跨境平台本身政策改变带来的风险,如今,没想到跨境风险又多了一条——遭遇前员工报复。
前员工恶意报复致公司损失 600 万
近日,西安警方破获一宗亚马逊店铺账号被盗、导致卖家损失金额达 600 余万的案件。
据受害企业负责人吴女士透露,今年 2 月发现自己在亚马逊上运营的店铺账号被盗,部分产品链接被篡改或删除,部分产品遭下架,导致国外库存全部积压,无法销售,卖家店铺也无法登录,损失惨重。不仅如此,店铺内的一些产品还被改为一折出售,原价 99 美元的产品直接变成了 9.9 美元,这一系列操作直接让公司损失了超 600 万元,真是亏大发了。而如果因为店铺销量激增被亚马逊判断为违规,下架店铺所有产品,这波损失更是难以挽回。
*图源:西安电视台报道
西安警方接到报案后,快速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两名 90 后犯罪嫌疑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犯罪嫌疑人居然是这家公司的离职员工。此前曾任某电商联盟销售运营主管,掌握着多家跨境企业的账户密码,但因违规操作被公司开除,便心生不满,利用过往在公司积累的原始数据,故意对前公司展开报复。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原始数据,不仅修改了店铺密码,还更改了店铺绑定的收款账户的银行卡,如此一来,受害公司的店铺资金便“顺利”进入了两人的口袋。
*图源:西安电视台报道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次案件的涉案金额已然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已被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事拘留。此次案件也给跨境圈提供了一个先例,未来恶意修改、投诉等恶搞行为有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
其实,像这类因前员工离职不满而发生的报复事件已经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去年,深圳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离职后恶意删除公司商品,导致公司损失 200 万元,运营人员被深圳宝安警方抓获。同样是在去年,一个离职员工出去单干,因与公司存在矛盾便恶意抄袭公司产品......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职或者离职员工泄露数据的情况居多,对企业来说,数据信息一旦被篡改或泄露,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丢失核心商业机密,后续发展将大受影响。对员工来说,因为出一口“恶气”而触犯法律,得不偿失。因此,小编在此提醒各位跨境卖家在吃瓜之余,也应该防患于未然。
卖家需要注意哪些?
此次案件也给各位跨境电商企业的老板们敲响了警钟——要加倍重视店铺的账号安全。
相信不少跨境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都会不断优化,人员流动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那如何才能避免这类恶意事件的发生呢?
首先,企业负责人要及时了解企业的账号情况,无论是制度端,还是技术端,都需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优化漏洞,加强监督防范,避免账号关键信息落入他人之手,遭遇恶意篡改。比如,做好员工离职时的账号管理与交接,收回所有系统账号的权限,及时更新密码。
其次,重视人事管理制度,建议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制度规范,降低管理风险。
最后,还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共同努力,对企业来说,对待员工应有情有理,既要规范并践行管理制度,也要给予员工关心和体贴,避免出现员工离职后怀恨报复的情况。对员工来说, 切勿意气用事,因小失大,断送前途,就算对前公司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
文章信息来自于白鲸跨境 ,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白鲸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