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份权威的报告后,我更看不上区块链支付了
导读:这个月初又有国内推法定数字货币的风声传出,各国都在对法定货币数字化做相关尝试。在东南亚,新加坡央行憋大招的 Ubin 计划运作一年后,出了两份权威的报告,表示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法定货币数字化的国家,可惜还是不能带吃瓜群众玩。
是区块链!不是 ICO
差不多一年前的今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加入R3区块链联盟。几乎是同一时间,新加坡央行也宣布同R3合作,开始了一个代号为 Ubin 的新币数字化尝试。就在前几天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7 点 5 度】看到了 Ubin 项目的展台,MAS(新加坡央行)也在不久后向外界公布了 Ubin 这个项目一年来的进展情况。
新加坡的这个 Ubin 项目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法定货币数字化尝试,更早的还有加拿大的 Jasper,早在 2016 年 3 月份就开始运作,而 Ubin 简直是 Jasper 的翻版,目前对外公布的是项目第二阶段的完成情况,已准备进入了第三阶段。
Ubin 项目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
说人话,Project Ubin 到底想干什么?
Ubin 第一阶段流程图
刚才已经提到,Ubin 的第一阶段主要测试如何把新币数字化。
那具体怎么做的呢?首先新加坡央行 MAS 会检测每个银行的最小现金余额(类似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上超出最小余额的部分会被划入全额实时支付系统的账户中(RTGS)。
举个例子,如果某一天,银行A希望给它的区块链钱包充值 100 块,那么央行就会把当天银行 A 的 RTGS 账户 100 块“充值”到银行A的区块链账户里,然后这部分被划走的钱就暂时被当做抵押物,同时,央行就在银行 A 的区块链钱包里“充值”100 块。
假设银行A要通过区块链钱包给银行 B 转账 30 块,那么央行就会向银行 A 的 RTGS 账户发出扣除 30 块的指令,然后这个指令会在银行 A 的区块链账户中扣除 30 块,同时央行还会向银行 B 的 RTGS 账户发出添加 30 块的指令,然后再向银行 B 的区块链账户中将添加 30 块。
最后所有银行账户的资金会在当天完成结算。
好吧,依然不是在说人话?
一言以蔽之,Ubin 的第一阶段就是看怎么把传统银行账户里的钱放到区块链账户里,但实际上还是央行在操盘,换汤不换药。技术革命算不上,更像是数据搬家,差不多也就是新加坡央行的一次系统升级而已。
不过 Ubin 的第二阶段还是挺有趣的,解决了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的问题。
Ubin 第二阶段图示
怎么解决的呢?先假设有三个银行分别是【银行1】,【银行 2】和【银行 3】,现金储备分别是 5 万、10 万和 2 万。有一天,【银行 1】需要给【银行 2】转账 10 万,但自己只有 5 万。而【银行 2】需要给【银行 3】转 13 万,【银行 3】需要给【银行 1】转 5 万,以上交易因为自己账户上钱不够而没法完成。
那么这个时候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简单来讲,借用第一阶段的成果,每一个银行已经有了自己的区块链钱包,那么每一笔转账都会生成一个账单,进出资金的账单会先一个个排好,然后算一笔总账:从上面 Ubin 第二阶段图示其实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资金的总流动实际上只需要【银行 1】和【银行 2】分别转给【银行 3】就好了。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银行间的大额转账每天差不多有 25000 笔,单笔最高可以到 10 亿新币,每天的资金流动总额超过 700 亿新币。效率提升的每一点都是钱啊!所以各大金融机构对于区块链技术还是很支持的,毕竟这个技术带来的可是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
Ubin 发展规划
总结来说,新加坡的 Project Ubin 规划很是明确,先尝试法定货币数字化,然后开始测试银行间的大笔金额转账,后续主要关注货银对付制度(其实就是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英文为 Delivery versus Payment, DVP)、清算,最后达成跨境支付等。可见这个项目其实主要关注的还是各大金融机构间的现有问题,比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等。但是与我等吃瓜群众有多大的关系呢?私人间转账交易也可以搬到区块链上一起玩吗?
法定数字货币+个人区块链钱包?还早着呢。。。
关于 Ubin 后续会测试的 DVP,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制度,其实我国在 2016 年末就已经完成测试。动作一点也不比这“小坡县”慢。
也许因为我国在移动支付方面走得很快,再加上移动支付、电子钱包还有法定数字货币看上去关联性也挺强,所以之前就有不少评论认为中国推法定数字货币也会很快,更有胆大的声称区块链钱包将可能会取代微信支付、支付宝,甚至银行帐户。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无法反驳,但是真的可行吗?
先抛开体量巨大的国内走账不谈,即使在体量较小的新加坡。解决了金融机构的问题之后,后续真的可以向下延伸到个人运用层面吗?
如果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个人钱包当然是必须的,不然钱都没地儿放。但是,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把区块链个人钱包用到日常生活中有弊端的,好处是每一笔资金流向都可追溯,但效率就不敢恭维了。为什么?因为不同于数量较少的银行,个人的日常交易频次惊人,节点(Nodes)多,PoW(Proof of Work)复杂,交易处理时间会大大拉长。
不久前一个在新加坡的 ICO 项目开始后,参与交易的人很多,结果完成一笔交易认证差不多要40分钟。目前坦白来说 ICO 还算是小众活动,真正日常使用的个人电子钱包对频次、时效都有要求,路边买瓶水结账都要等个 30 分钟,再保险再安全的交易流程也没有人会对这 “落后” 的新技术产生好感。就现阶段来说,区块链钱包在便利性层面来看,很难取代微信和支付宝。
至于现在火热投入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国家中,盼望着跨过中心化的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启用区块链技术,想法是好的,但无奈仍停留在摸索阶段,未成气候,新加坡已经算排在前面的了。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也在吆喝着要拥抱区块链支付,怎么说呢?理想很丰满,现实依然骨感。还是奉劝一句:“酒要一口一口的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添加小罗盘(微信ID:+6582273367),获取新加坡 Project Ubin 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报告。
本文相关公司
支付宝认证
旗下产品(5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