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移动支付风头正盛
现金仍然是东南亚主导的支付方式,但也许很快就会因为移动支付的盛行而逐渐被淘汰。
曼谷 泰国无现金市场上燃起的新星——泰国交通卡Rabbit card,目前用户已达700万。曼谷轨道交通系统(BTS)计划最早将于今年推出Rabbit transit card手机版。
去年,BTS与Line泰国合作推出移动支付应用Rabbit Line Pay。Rabbit Line Pay目前已被一些餐馆接受,希望后期将业务扩展到零售商店。
其他移动支付系统也在运行中。泰国开泰银行开发了一个名为K-Pay的支付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在餐馆和小吃摊进行测试。
新加坡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此前刚刚推出了一款移动支付应用,该应用已经被1000多个商家使用,其中包括了罗宾逊百货连锁店和时尚零售商Zara。客户直接在收银台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从直接从中国银行海外银行(OCBC)账户扣款完成支付。
同时新加坡移动支付 Liquid Pay也已经被超过100家小吃摊采用,Liquid Pay计划今年年底扩大到2.5万个零售店。
印尼 随着网约车Go-Jek的发展,印尼智能手机支付用户暴涨。去年Go-Jek推出了电子钱包Go-Pay,该应用的出现淘汰了50%的现金交易。Go-Pay可以在Go-Jek的附属业务下比如外卖及购物等使用。据悉,印尼无银行账户用户也可使用Go-Pay,可由司机代为进行账户充值。
今年4月份Grab收购了印尼当地创企Kudo,以加快建立当地的移动支付平台。Kudo在印尼500个城乡地区共有40多万个支付服务代理商。客户可以到代理商处使用现金进行在线购买。
Kudo平台会被整合进Grab现有的支付系统中。Kudo的乡村代理点将使GrabPay打入无银行账户、低收入和不断增长人群的生活中。
潜在的需求 东南亚地区已经做好接受移动支付系统的准备。根据英国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东南亚六大主要国家约有50%的人口使用智能手机,预计在2021年将达到70%,接近日本和美国的80%。
在没有银行的偏远地区,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支付系统的网点完成对数字电子钱包的充值。这对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人来说有很大的便利。
根据2014年世界银行的数据,只有约30%的印度尼西亚人和菲律宾人拥有银行账户,东南亚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只有一小部分人持有信用卡。由于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性,移动支付凭借其灵活便利的特性必将在东南亚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报导,东南亚地区约有6亿人口,预计2020年个人消费将达2.3万亿美元。Euromonitor预测,东南亚移动支付将在2021年达到320亿美元,即2013年的10倍。
海外投资者正在紧紧关注这一发展趋势。5月下旬,马来西亚的Fintech公司Soft Space从日本电子商务公司获取了500万美元融资。Soft Space的移动销售系统已应用于亚航机上免税店,该公司也在为日本物流公司大和控股马来西亚分公司提供类似的系统。
大和控股马来西亚的送货司机有可以连接手机的读卡器。面对货到付款的客户,客户可以直接刷信用卡或借记卡完成支付。
不发达的国家也进入了移动支付领域。越南的Momo和缅甸的OK Dollar早期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将钱汇到农村地区。现在也可以在零售店、餐馆、机票柜台等场合使用。
中国因素 中国是亚洲移动支付的先驱,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去年手机交易额大约为4300亿美元,远远超过日本的530亿美元。大陆市场主要由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支配。
阿里巴巴与腾讯主要是通过与东南亚当地的企业合作将业务扩展到当地。在新加坡、泰国的一些酒店、便利店及百货商店都可以支持这两种支付方式。
美国市场情报公司IDC的研究总监Mike Ghasemi表示,移动支付为吸引大量unbanked消费者提供了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兴国家互联网渗透率低得“移动支付解决了银行账户少、信用卡渗透率低的问题。扩大移动支付可以给包括银行、保险业等行业带来商机。移动支付服务也可以帮助政府向农村人民提供财政援助。”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正在迅速成为亚洲自下而上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最终可能预示着“King Cash”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