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商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出海会是一个新方向么?
这两年国内AI创投火热,做AI技术及服务的企业如雨春笋般涌现。原本就还处于商业落地探索期的行业,商用竞争也随之加剧。这种情况下,技术出海会成为一个新方向么?
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好奇,于是也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研究。
目前,国内AI公司主要分为两类:技术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前者更为看重技术,并探索商用方向并逐步落地,后者往往看重商用场景,不断提升技术实现能力,并同时拓展客户。
总体来看,在去年开始的AI创业热潮之前,早期创业公司多是属于前者,主要集中在技术相对成熟的语音识别及图像识别行业,也是目前商业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语音识别公司主要商用领域包括智能车载、智能家居及部分行业应用,图像识别行业主要的应用场景集中在安防和金融领域的人脸识别、交通领域的车牌、车辆识别等。从目前公开的财报数据及行业流传的营收利润数据来看,并不可观,主要原因可能包括技术离成熟商用还有距离、客户付费意愿及能力不足、行业竞争激烈等。
如果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相比于欧美以外的地区,目前中国的AI技术及商用落地,依然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未来这种优势还很可能因为投资、互联网公司驱动、人才优势进一步扩大。粗略估计,这类公司出海的能力与意愿可能都相对较强。
目前来看,AI服务提供商多是伴随2016年开始的AI创投热潮诞生, 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期,往往鲜有落地,仍处于技术、产品提升阶段,很可能不能暂时不具备出海的条件。
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都有国内竞争不占优势的公司成功出海的案例,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是否有这种可能呢?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据、算法、算力是影响AI处理结果的三大因素。算力、算法是通用的,诸如语音、图像等非特殊要求的数据可以通过公开数据抓取、训练集定制来解决。因此,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具有可实现性。
从商用的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很可能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图像识别等领域。
以目前国内竞争激烈的安防市场为例,根据慧聪安防网2015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安防企业出口交货值超过350亿元,这也意味着安防行业海外市场也有可观的规模。国内安防知名企业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也已经上升至海外市场第一位。作为其上游产业,技术公司是否有可能也借船出海?
国内图像识别另一个相对成熟的ToB应用是黄暴恐图片鉴定。虽然我们会有海外言论自由的直观印象, 但各国对于黄色、暴恐内容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诸如叙利亚、伊朗、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巴林、巴基斯坦等也是严格网络审查制度国家。全球不少地区出于宗教信仰,对于色情图片有严格限制。此外,出于维护、监测领导人形象等需求,也有可能对图像识别等产生需求。
此外,根据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全球依然有不少欠发达地区处于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阶段。这意味着诸如手机相机美颜、贴纸相机等应用很可能存在技术需求。
政策方面,国家层面正在推进中的一带一路政策,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应该也算是利好消息。而这一政策辐射到的54个国家中,不少都是属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有可能实现技术输出。
当中国AI商用竞争日益激烈时,这会是一个新方向么?